宿州文明网 | 安徽文明网 | 中国文明网

欢迎来到砀山文明网!

道德建设

您的位置:首页 >>道德建设
【榜样】侯德志——“道德模范”事迹展播

2024-11-18

       侯德志,男,汉族,1964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硕士学士学位,现任砀山县人民医院工会主席、CT/MRI室主任。1983年参加工作,从事医学影像工作近40年。作为一名医生,他对技术刻苦钻研,精益求精,40年如一日,心系群众,时时刻刻“以病人为中心”,把无限的激情倾注在医学事业中,治病救人,医德高尚,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交口称赞。


他是宿州市医学影像学会副主任委员、砀山县医学影像学会主任委员、砀山县医学影像学学科带头人,在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3篇在医学影像界引起较大反响。他获得“安徽省先进工作者”、市“优秀共产党员”、市“先进工作者”、市“青年文明号”、“全市工会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20年又被评为第四届宿州市“道德模范”特别奖。因工会工作成绩突出,侯德志所在的砀山县人民医院2017年被评为“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2021年被评为长三角“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

殷殷奉献,拳拳担当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国,砀山县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会诊专家组”,侯德志被选荐为专家组成员。他认真学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以及如何诊断新冠病毒感染等相关资料,清楚地知道,在核酸检测试剂缺乏的情况下,肺部CT是诊断新冠病毒感染的重要依据。春节前夕,侯德志已把80多岁的老母亲和在徐州的2岁孙子接回家,原本打算一家四世同堂过个团圆年,疫情发生后,他毫不犹豫地把老母亲和小孙子各自安顿好,毅然决然的带领CT室的同事们坚守抗疫一线。2020年2月3日至4日,砀山县人民医院医院分别接诊了2位发烧、咳嗽的患者,怀疑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但由于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需要送往市里进行核酸检测,无法及时对患者进行下一步的处置、治疗。侯德志通过对患者的肺部CT,初步认定是新冠病毒感染,立即向医院领导汇报,并建议将情况上报给市防疫中心。县医院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同时等待市防疫专家现场指导,为防止新冠病毒全县扩散争分夺秒。2020年2月5日,两位患者的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确诊为新冠病毒感染,侯德志也因与患者密切接触而被隔离观察。在隔离室里,他并没有停止工作,仍然通过手机视频、照片会诊疑难病症,不肯耽误一点时间。他只是抗“疫”勇士中的一个缩影,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险刺激的场景,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场面,但是有着义无反顾、忠诚履职的铁血丹心,放下对家人的牵挂与思念,默默负重前行,守护着一方平安,用这种“顾大局舍小我”的博大情怀,诠释着一名战“疫”人员的责任与担当,全力构筑起战“疫”的铜墙铁壁。

精益求精,医术精湛

对自己的职业选择,侯德志从来无怨无悔。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他的座右铭是:踏踏实实做人,端端正正行医。在平凡的影像专业岗位上,他一切为患者着想,对每个病人都认真仔细地检查、分析图像,及时书写报告。工作中他注重病史资料的采集,所做的每一个疑难病例检查,事后都和临床医生联系,随访患者以验证自己的诊断,提高自己的诊断水平。有一次,一位患者膀胱肿瘤切除术后,在外地医院确诊为肿瘤复发,准备化疗前来医院做CT检查,他详细询问病史后,通过与上级医院CT片比较,仔细观察对比每一幅图像利用三维重建技术,查阅国内外文献后,大胆推翻上级医院做出的诊断,得出结论,膀胱手术后异物存留。手术后证实了这一诊断,解除了患者全家的恐惧,使患者避免了不必要的放化疗痛苦。工作中,每次遇到严重外伤以及造影检查中出现的紧急情况,他总是沉着冷静,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从而转危为安。他常对科里的年轻医生说:作为一名医生,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做一名合格的医生。

硕果累累,医德高尚

“当医生就要当名医,不当庸医误人生命。”从医以来,侯德志一直以此激励自己、鞭策自己。为支持激励职工广泛开展技术创新,充分发挥劳动模范在创新发展中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2014年,砀山县人民医院成立了以侯德志为代表人物的“侯德志劳模创新工作室”。几年里,劳模工作室共完成各级各类创新成果31项,其中市级成果2项。为了帮助科室的年轻医生成长、提高,侯德志经常组织开展学术讲座,在临床中传授经验,提高年轻医生的业务能力;派出年轻医生参加省、市组织的学术交流和学习活动,不断将医学影像方面的新技术、新理念运用到工作中。他用实际行动把县医院医学影像科室打造成皖北乃至黄淮海地区认可度较高的权威科室。慕名前来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每月检查者达1500多人次,病人满意率达100%,影像诊断与临床诊断符合率达98%。

情系乡村,不忘初心

侯德志出生在农村家庭,深知农村病人的困难。在他行医的三十多年来,本着让病人花少钱看好病的思想,帮急危病人度过了生死关头,为特需病人解决了很多难题。一次上班的途中,遇到唐某遭遇车祸,在无钱无家属的情况下,侯德志同志毫不犹豫地为患者垫付了检查费,并为其办好了住院手续,一直守候到患者家属来到后才离开病房。在医院里,他是一名好医生;在家里,他是父母的好儿子,是街坊邻居口中的大孝子。父亲身患脑溢血后遗症长期卧床,他下班后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病床前,翻身、拍背、按摩、喂饭,无微不至地照顾,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对父亲做到不留遗憾。

侯德志2016年担任扶贫村第一书记职务。他带领全院帮扶人员一起深入到帮扶村——葛集镇贾寨村,深入走访,扎实有效开展帮扶工作。克服一切困难,他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工作,圆满完成砀山县人民医院的年度脱贫任务,虽然怠慢了家人,又忙坏了自己,但从未给组织提任何要求。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吹响了新征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号角。侯德志同志正是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始终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道德模范精神和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近40年的岁月里,凭着对卫生事业的热爱和追求,对影像事业的理解和忠诚,在崇高的事业和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一直秉持着医者仁心,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奋斗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