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文明网 | 安徽文明网 | 中国文明网

欢迎来到砀山文明网!

道德建设

您的位置:首页 >>道德建设
【榜样】阚亚玲——“道德模范”事迹展播

2024-10-12

教育方田里的“爱心妈妈”

学生是她最爱的孩子,教育是她最爱的事业。在教育的方田里,坚守爱,奉献爱,执着爱,用爱点亮学生的“心灯”……她用微行养大德,用大德育全人。

——题记

在我县砀城第一小学,只要提起阚亚玲老师,很多孩子都亲切地喊她叫“爱心妈妈”。她是一名80后,中共党员,一级教师,不仅承担着繁重的学科任务,还分管学校的德育工作和文明创建工作。十八年的从教之路,十八年的教育深情,在教育的方田里,她坚守岗位,付诸真情,奉献于教育事业,更是执着以爱育爱,以德导行,用爱浸润孩子的心灵,点亮孩子的心灯,受到学生的爱戴、同行的好评、家长的赞誉、社会的认可:她所带的中队被评为安徽省优秀动感中队;她与学生在网上建立温馨家园的故事,被共青团中央、中央网信办评为“第二届中国青年好网民优秀故事100”。

2019年11月4日,在宿州市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先进事迹报告会上,她作为教育界的唯一代表,向全市党员干部作汇报,受到市领导和全体听众的高度评价;2020年3月12日,她与学生共同抗疫,传播教育正能量的事迹刊发在学习强国平台;2021年3月11日,她爱岗敬业,弘扬雷锋精神,在三尺讲台绽放芳华的先进事迹刊发在学习强国、安徽文明网……先后获得“全国家庭工作先进个人”“第二届安徽省最美教师”“安徽省岗位学雷锋标兵”“第一届安徽省文明家庭”“第四届宿州市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坚守爱:她是学生的“爱心妈妈”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她默默耕耘,用大爱,用童心童趣,把所带的班级打造成独特的“幸福教室”,用智慧,用别样的情怀,为学生筑起了一个网上“温馨家园”。

她视教育如生命,爱学生如己出。在她看来,老师的温存细腻,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特别重要。教学时,她只要发现班里有孩子闷闷不乐,她都会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每次下课后,她都主动与他们一起聊天做游戏。她喜欢牵着孩子们的小手,冬天给他们捂一捂,夏天帮他们洗去脏污。她了解班级里每一个孩子的家庭,熟悉他们的性格,并与他们建立亲情关系。

为了让更多的人都来关注留守儿童这个群体,她撰写了大量有关留守儿童题材的评论文章,呼吁社会、学校、家庭都来关心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她还帮助那些家庭困难以及有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排忧解难,为有困难的留守儿童发起募捐活动;悉心指导他们进行习作,许多学生的作品先后在《农村孩子报》《安徽青年报》等刊物发表。她还带领班级学生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采访、走进光荣院看望革命老前辈、为孤寡老人送温暖等等,在每一个孩子心中播下文明向善的种子。

奉献爱:她是学生的“好榜样”

她用自己的点滴行动为孩子们做榜样,做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引路人。2020年春节伊始,因为疫情,她一边备课、云监督学生学习,与学生共同抗疫;一边将学生当天需要学习的课程要点整理出来,定时发送到班级群,督促学生们完成;专门录制了微视频,普及疫情防控小知识,提醒学生疫情期间的注意事项,动员家长和同学一起行动起来,不要虚度宝贵时光。

宅家期间,她坚持每天看书读新闻,积累素材,撰写的《向出征武汉的“白衣天使”们致敬!》《孩子们,请记住这场难忘的战“疫”》《一名教师的抗疫日记》《这封感谢信:是暖,是情,是希冀》等文章在多家国家级媒体发表。由于长时间呆在家中,部分学生和家长还有一些市民开始出现焦虑、恐慌等负面情绪。对此,阚亚玲利用自学的心理学知识,创作了系列漫画,以通俗易懂、雅俗共赏的表现形式传递正能量,起到了鼓舞士气、消除不良情绪的作用。

她是宿州市十佳志愿者。她紧密结合文明城市创建,率先在全县带领学生组织开展“大手拉小手,文明一起走”志愿服务活动、“为文明城市加分”千人签名活动以及“小蜜蜂文明”大讲堂、图说中国梦、弘扬传统文化等系列活动。她撰写的《开启文明县城创建“砀山模式”》《与文明牵手,和礼貌相伴》等多篇文章,分别在中国文明网、中安在线等媒体刊发。

她是优秀巾帼宣讲员。她多次走进基层,进行新时代宣讲活动,她被困难群众称为“闺女”,被大家称为“最美妈妈”“宿州好人”。在助力脱贫攻坚过程中,她拿出钱物,帮助贫困户购买农资,为贫困户联系水果销售渠道等。

她是全国最美家庭获得者。她孝老爱亲、正直向上、崇德向善,充满正能量。她的家庭坚守执着,无私奉献;他们满腔热忱,心存大爱,勇敢担当。她经常参与无偿献血,到敬老院为老人送温暖活动,在水滴筹、轻松筹等平台默默为需要救助的困难人群捐款140余次。在疫情防控期间,她还拿出钱物,为疫区捐款等,谱写了一曲最美家庭新乐章。

她是全国百名网络正能量榜样。她以敏锐的嗅觉,善于扑捉各类写作素材,笔耕不辍,利用网络讴歌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目前已有一千余篇作品先后被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法制网、中国文明网、中安在线等主流网站采用或转载,其个人先后获得“全国舆论引导工作先进个人”“安徽省四有好网民”“安徽省好网民故事一等奖”等荣誉。

执着爱:她是教育方田的耕耘者

作为教育工作者,她始终坚守初心,用真情和智慧去探索如何把孩子教育得更加全面发展。在她的课堂中,你看到的都是与枯燥无味绝缘的快乐天地,这里不仅是孩子们接受知识的场所,更是拥有无数成长故事、充满精神力量、幸福温暖无限延伸的精神家园。

她深入钻研德育工作,开展了“践行核心价值观主题系列活动”“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战疫系列”“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多种德育活动,其总结的《用“三点”助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经验在全市交流推广;撰写的《把思政课扎进中国教育的“泥土”里》《让五育并举的种子生根发芽》等文章,分别在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央视网、中安在线等媒体刊发,其中《从“四个维度”确保小学思想政治课取得实效》《融汇多方智慧力量 确保劳动教育落地生根》被人民网、新华网等数十家主流媒体推荐转发;《与“六好”相伴 和文明牵手》等多篇反映学校德育工作的文章,分别在中国文明网、新华网等媒体杂志刊发。她主持的《小学德育工作校本化的探索与实践》已结题,其研究成果得以推广。

她把数学课上出了精彩,为原本枯燥无味的课堂注入了活力,让学生感受到了无限快乐。2016年11月,她所授《谁先走》一课,获得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部级优课,她本人也因精湛娴熟的教学技能,荣获砀山县数学学科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她送课下乡,为全县薄弱乡镇学校送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课,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她还面向广德市与砀山县两地名师进行《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德育和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的专题讲座,共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此外,她还结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撰写创新工作典型案例,荣获宿州市一等奖。

她用丰厚的知识积淀,开启最美教师的阅读之旅。由于她有潜心读书学习的好习惯,收获了更多的教学硕果。近年来,她的《忘不了,这一学期》《读书心得——做人生的总导演》等文章刊发在人民教育公众号;另有多篇教育教学作品刊发在《安徽青年报》《皖北晨刊》《教育文汇》等刊物。

她善于学思结合,思行合一,坚持写教学反思,教育叙事,教育教学论文。她总结自己实行家校协同育人的经验,撰写的《抓住关键问题 探寻有效良方》获宿州市家教论文与家教教案评选一等奖;制作的课件《为孩子叩开最美的阅读之门》获宿州市家教课件一等奖,还被聘为宿州市家教名师;辅导的学生作文《地球罢工了》获安徽省“第二届校园读书创作活动”二等奖;辅导的学生在全省“学宪法 讲宪法”演讲活动中获三等奖;辅导的学生在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中获二等奖。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阚亚玲表示,在未来追逐教育梦的征程中,不仅要继续做好本职工作,而且要努力发挥安徽省最美教师、全国家庭工作先进个人等示范作用,坚守自己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热爱,承担好教书育人的神圣历史使命和责任,为教育方田播洒阳光,用爱温暖每一个孩子,做新时代名副其实的“四有”好老师,在三尺讲台上,扬帆远航,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