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文明网 | 安徽文明网 | 中国文明网

欢迎来到砀山文明网!

道德建设

您的位置:首页 >>道德建设
【榜样】杨秋菊——“中国好人”、省道德模范事迹展播

2025-02-27


杨秋菊,女,1978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砀山县菊姐残疾人手工坊负责人。她自立自强,带领广大残疾人和留守妇女创业,用一双巧手编织出致富“幸福梦”, 获评“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第七届安徽省道德模范”和“中国好人”。

“政府和乡亲们信得过咱们,咱们更要增强信心、鼓足干劲,带动更多的人自立自强,靠自己的双手过上更好的日子。”日前,菊姐残疾人手工坊被砀山县残联授予“扶残助残先进单位”,负责人杨秋菊领回奖牌后,立即来到手工坊里,和大家分享喜悦,“还有一个好消息,咱们手工坊还被评为县‘万企兴万村’行动实验项目……”杨秋菊话音未落,手工坊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图案精美的工艺墙画,造型别致的花瓶摆件,憨态可掬的动物挂件……在菊姐残疾人手工坊里,摆满了杨秋菊和工人们共同创作编制的工艺品。“前段时间在县里举办的助残日活动中,我们展示了这些工艺品,受到大家的点赞和欢迎,感到很开心。”杨秋菊对记者说。


展示“劳动成果”,分享自己的创业经历和获得的荣誉,眼前这位自信、乐观、勤劳、朴实的农村妇女,让记者内心产生深深的敬意。


由于丈夫去世、孩子患病、公婆身体不好,杨秋菊的生活曾经非常窘困。但她不惧困难,勇挑重担,种过地、打过工、开过出租车、当过销售员。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学会了氧化铝手工编织技术,并靠着这门手艺走上致富路。


“残疾群体有梦想、有能力,也想创造社会价值,关键是给他们提供一个舞台,让他们更有尊严地生活。”杨秋菊告诉记者,2015年,她在朱楼镇陈寨村成立了残疾人手工坊,培训贫困留守妇女和残疾人,为弱势群体提供就业岗位,让大家靠编制工艺品每月增加八九百元的收入。同时,她还组织成立砀山县挚爱残疾人艺术团,经常到县城和外地表演,不仅丰富了员工的生活,还扩大了手工编织品的销售渠道。很多观众被他们身残志坚、积极乐观、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感动,纷纷购买编织产品。


在带领残疾人团队创业致富的同时,杨秋菊还关心关爱弱势群体,经常带领团队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到敬老院看望五保老人,到县特教学校看望残疾儿童,给他们送去爱心礼品,为他们表演文艺节目,讲述励志故事,提振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作为一名党员,我将继续发扬不怕吃苦、艰苦创业的精神,带动更多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用勤劳的双手编织美好生活,为乡村振兴作出积极的贡献。”杨秋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