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乡镇动态
朱楼镇:“农家书屋+”打造乡村振兴“文化加油站”
2021-12-01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近年来,砀山县朱楼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为契机,不断加大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档升级镇图书分馆和各村农家书屋,积极探索“农家书屋+”模式,丰富载体,创优服务,吸引群众闲暇时间到农家书屋“充电”,多举措打造乡村振兴“文化加油站”。
“农家书屋+红色教育”,打造党史学习“新阵地”。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朱楼镇积极探索“农家书屋+红色教育”模式,鼓励农家书屋延长开放时间,增设“党史图书角”,配齐党史学习教育必备书目,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服务,吸引更多人走进书屋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推动农家书屋提质增效,为党史学习教育增添新动能。
“农家书屋+阅读推广”开启护苗成长“新课堂”。为引导中小学生自觉抵制有害信息和出版物,各村农家书屋管理员充分利用宣传栏、横幅、海报、电子屏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等方式,向广大青少年宣传扫黄打非和护苗行动的重要意义,大力营造绿色阅读、文明上网的浓厚氛围,要求中小学生远离盗版书刊和网络游戏,从小养成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读好书,好读书。
“农家书屋+职工培训”开辟村企共建“新途径”。为增强企业职工阅读兴趣,提升员工素质,该镇积极探索“农家书屋+职工培训”共建新模式,开拓农家书屋与职工阅读之间共建共享机制,方便职工学习和技能培训,一举两得。这样既解决了企业培训无场地的问题,又吸引了更多的人走进农家书屋阅读,最大限度地发挥农家书屋的社会效益。
另外,该镇农家书屋在硬件上有活动场地、有阅读书籍、有文体器材、有宣传阵地、有特色项目,在软件上机构健全、制度齐全、计划周全、队伍健全,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使“农家书屋”成为村民的精神家园,真正打通了服务基层“最后一公里”。
下一步,朱楼镇将继续探索“农家书屋+”模式,用好用活农家书屋,增加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满足不同群体精神文化需求,为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加油助力。(中安在线 李艳龙 李震贺)
“农家书屋+红色教育”,打造党史学习“新阵地”。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朱楼镇积极探索“农家书屋+红色教育”模式,鼓励农家书屋延长开放时间,增设“党史图书角”,配齐党史学习教育必备书目,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服务,吸引更多人走进书屋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推动农家书屋提质增效,为党史学习教育增添新动能。
“农家书屋+阅读推广”开启护苗成长“新课堂”。为引导中小学生自觉抵制有害信息和出版物,各村农家书屋管理员充分利用宣传栏、横幅、海报、电子屏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等方式,向广大青少年宣传扫黄打非和护苗行动的重要意义,大力营造绿色阅读、文明上网的浓厚氛围,要求中小学生远离盗版书刊和网络游戏,从小养成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读好书,好读书。
“农家书屋+职工培训”开辟村企共建“新途径”。为增强企业职工阅读兴趣,提升员工素质,该镇积极探索“农家书屋+职工培训”共建新模式,开拓农家书屋与职工阅读之间共建共享机制,方便职工学习和技能培训,一举两得。这样既解决了企业培训无场地的问题,又吸引了更多的人走进农家书屋阅读,最大限度地发挥农家书屋的社会效益。
另外,该镇农家书屋在硬件上有活动场地、有阅读书籍、有文体器材、有宣传阵地、有特色项目,在软件上机构健全、制度齐全、计划周全、队伍健全,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使“农家书屋”成为村民的精神家园,真正打通了服务基层“最后一公里”。
下一步,朱楼镇将继续探索“农家书屋+”模式,用好用活农家书屋,增加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满足不同群体精神文化需求,为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加油助力。(中安在线 李艳龙 李震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