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文明网 | 安徽文明网 | 中国文明网

欢迎来到砀山文明网!

文化建设

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建设
砀山年画:古老吉祥的记忆

2016-05-26


    每年春节砀山人都有贴门神(年画)的习俗,以祝愿新年吉庆、驱凶迎祥和装饰美化环境,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表达民众的思想情感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传统喜庆的年画装点了人们的生活,但是制作这些年画的“年画师”却很少被人关注。2010年,砀山年画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砀山县从事年画创作的大概有10余人,作为“非遗”传承人,黄兴桥从事年画创作已有30多年。
 

 
 谈及年画,四川绵竹、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江苏桃花坞的木版年画被誉为中国“四大年画”,而砀山年画不同于其他版刻年画,砀山年画为手工绘制。砀山年画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年画中的人物造型性格分明,色彩饱满,层次丰富,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黄兴桥,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砀山美协副主席,小学高级教师。他从教30多年,培养了一大批美术专业人才。在忙与苦的教学生涯中,他努力发掘家乡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把砀山年画纳入到日常美术教学工作中。先后在江苏、安徽、贵州、云南、广西、四川等美术出版社出版年画作品300余幅。作品充满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即有传统《秦琼敬德》,又有反映现代题材的《计划生育好》、《梨乡欢乐颂》等,让观众喜闻乐见,实为一幅幅梨乡生活的真实画卷。(崔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