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文明网 | 安徽文明网 | 中国文明网

欢迎来到砀山文明网!

创建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创建动态
砀山:移风易俗“实起来”乡风民风“美起来”

2018-04-03

    “俺娘,这是给您的零花钱,想买点啥就买。还缺啥不?”“不缺啥,如今日子越过越滋!多亏有个孝顺的儿媳!”近日,砀山葛集镇窦集村的贫困户陈丁氏收到了儿媳给的1200元赡养费,满脸笑容。
    这个镇积极探索孝道扶贫的新路径,引导子女履行赡养义务。在村级设立理事会,通过引导子女缴纳赡养费、吸纳社会捐款和村级集体补助等方式,推行孝心基金养老扶贫。各村还把子女缴纳的养老基金“张榜”公布,在全村营造争先养老尽孝的氛围。
    在砀山县关帝庙镇闫庄村,记者沿途看到村道两侧全部粉刷一新,精心绘制了《二十四孝图》、《精准孝道扶贫图》等内容的文化墙,吸引不少村民驻足观看。
    一面面“文化墙”变成了“文明墙”。去年以来,以公益文化墙体作为推动乡风文明的载体,在砀山广大农村悄然兴起。各地将主街道两侧房屋的院墙统一粉刷,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绘制村庄历史、传统美德、社会公德、乡规民约等公益宣传画,群众一目了然,拍手称赞。
    砀山县将推动移风易俗和脱贫攻坚工作有机结合,让孝道扶贫、养老扶贫蔚然成风,让乡俗民风、社会环境新风扑面。这个县还把移风易俗与落实涉农惠农政策、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统筹起来,综合施策,协调发力,让移风易俗“实起来”,让乡风文明“树起来”。
    “以前农村红白事好攀比,现在有了新标准,群众都发自内心拥护。”记者来到官庄坝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镇里出台了《党员干部“崇尚勤俭节约,禁止大操大办”实施方案》,规定党员干部操办酒席数量和治丧时间等;同时印发倡议书,引导群众控制彩礼数量、酒席桌数和治丧时间,营造团结互助的村风。
    目前,全县各村居(社区)已基本建立了红白理事会,红白理事会由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和新乡贤等组成,制定红白理事会章程,规范红白事宜办理流程;组织修订村规民约,发挥其在推动移风易俗中的约束作用。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这个县还依托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长期举办“我们的节日”、“经典诵读”、社区文艺汇演、“百姓大舞台”、“送戏下乡”等活动,引领形成勤俭节约、崇德向善、健康文明的新风尚。(砀山新闻网 谢文东)

责任编辑:赵彧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