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
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建设2018-03-06
刘远方,1963年6月出生,祖籍河南省夏邑县北镇邝庄村,出生于砀山,所以自称为“夏砀山人”。
刘远方1980年参加工作,后在安徽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进修。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蝌蚪文唯一传承人。其父刘笑峰师从于齐白石、萧龙士,得以真传,刘远方自幼受父亲影响,拜汪北溪、胡仁贵、崔基旭等老一辈艺术家为师。其山水画“古色古香,形神兼备”,完全得益于汪北溪老人的关门悉教。把三代人传承“蝌蚪文”的心血结晶,锤炼成今天如花似画,极富装饰美的“蝌蚪字”书法,使蝌蚪文这一民间艺术瑰宝,在中原大地上又放异彩。
刘远方现为中国长城书画家协会会员、安徽省老年书画协会会员、宿州书画家协会会员,梨都书画研究院及砀山老年书画摄影研究院特聘高级书画师,其作品曾作为礼品被俄罗斯、伊朗、韩国等多国友人和省市县多家博物馆永久收藏。
蝌蚪文其特征是对汉字的上部进行图案式变形,在每个字的下部描绘出一至三个“蝌蚪形”笔画,故为蝌蚪文。“蝌蚪文”属“秦书八体”之一,是“虫篆”的一种,历史文学书籍中多有记载,历史出土文物器具上也有其相似的图形。据古文字专家考证,蝌蚪文,也叫“蝌蚪书”、“蝌蚪篆”,为书体的一种。
在汉代的文字所采用的是以隶书为主,但汉末产生另一书体,是在于笔画起止,皆以尖锋来书写,其特色也是头粗尾细,形似蝌蚪所以名为“蝌蚪文”。
蝌蚪文据说在魏时,使用也极广泛,是运用在小篆的书写上,其笔画较细,却可见入笔有顿挫笔法存在的特色,这种书写风格,毛笔透过笔画的运用,仍可利用其弹性,起笔与收笔较尖锐,中间稍前部份则加重线条,充满表现毛笔特性的趣味,不过在外形而言,如书写运用,可能极易造成整体画面太尖锐,对线条与整体布局无法协调,难怪在唐代以后便少见到。
“蝌蚪文”改汉字横平竖直的写法,而代之以柔美的线条,似形的图案,成字后古朴典雅,深沉厚重,意境深远。既有古典历史积淀之内涵,又有现代文明装饰之大气。
(砀山发布 向阳)
责任编辑:黎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