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创建动态2017-06-30
近日,记者来到砀山县葛集镇高寨村,在村党委书记赵兴的带领下来到贫困户唐玉英家。一进门,记者就看到了唐玉英家中新盖的一间房屋,墙壁上危房改造的“红牌牌”十分醒目。
“这房子是新盖的吗?”
“对,唐玉英原来的房子已经开裂,一到下雨天就漏风漏雨,没有办法再住人,村里了解到这个情况,今年帮他申请了危房改造,重新建了这间砖房。”赵兴告诉记者。
今年已经70岁的唐玉英老人,是高寨村的一位贫困户。老唐的腿有残疾,还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老伴去世多年,虽育有两个儿子,但都各自成家另立门户,其中一个儿子也是贫困户,在赡养唐玉英老人的问题上,偶有推诿。
为解决唐玉英老人的养老问题,赵兴多次走访唐玉英的两个儿子,向他们宣传尊老敬老的孝德家风,讲解子女应该承担的赡养责任,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
“今年5月份,在镇村干部的见证下,我们签订了赡养协议,每个月给老母亲300元生活费,我和俺哥每月轮流照顾俺娘。”唐玉英的小儿子王庆美向记者说道:“本来赡养老人就是子女应该做的,签赡养协议可以让老母亲晚年有保障,也让子女们都明白自己的责任。”
离开唐玉英老人的家后,赵兴又带着记者来到村东头的一户。“老吴,在家吗?”“在,谁啊?”话音刚落,一位老人从屋里走出来,老人的腿似乎有些不便,手里拄着拐杖。“赵书记,你来了,快到屋里坐!”老人热情地招呼道。
老人名叫吴瑞,她告诉记者:“我今年快70了,从小因为得了小儿麻痹症,这半边身子都不听使唤,干不了活。现在年纪也大了,全靠儿子、闺女养活。”
吴瑞的女儿吴红梅说:“俺爸走得早,俺妈又有残疾,虽然平时对母亲照顾有加,但签订了赡养协议,既让老人放心,也给我的子女树立了孝老榜样。我觉得很好。”
“我们村共有贫困户98户,其中65周岁以上贫困老人72人,占贫困总人口比例很大,制约老年人脱贫的因素主要有身体健康情况、劳动能力情况、子女赡养情况等。”赵兴向记者介绍道,“今年4月份我们镇为了让贫困老人能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举办了一场孝道扶贫的文艺演出,有意识地将孝道扶贫建设向群众家庭延伸,节目都是老百姓身边的事,弘扬孝老爱亲、孝道扶贫的风气。效果非常好。”
“下一步我们村还要对孝道扶贫的典型进行表扬、上报,把这个好的做法大力推广,对全村所有贫困老人全面铺开孝道扶贫工作,实现全部签约的目标。”赵兴告诉记者。 (拂晓新闻网--拂晓报 路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