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文明网 | 安徽文明网 | 中国文明网

欢迎来到砀山文明网!

乡镇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乡镇动态
关帝庙镇:搞好环境整治让群众参与很重要

2017-06-06

近年来,砀山县各级环保部门相继加大了对农村养殖污染、秸秆燃烧等环境污染整治力度,使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有了不少改观。但不容忽视的是,这离领导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还相差甚远。据笔者观察了解,在农村不少地方,因养殖随意排放而造成的污染并没有完全清除,环境治理后续任务依然繁重。

由于缺少相应的联合治污组织机构、环卫工人少,农村脏、乱、差现象仍然较重。污染的大环境要得到有效改善,仅靠少有的几名环卫工人无疑是杯水车薪,他们也显得力不从心。

在环境整治中,也有一些地方,人力、财力投入不足,卫生环境一阵风,搞面子工程,应付检查,动动手,风头一过抛脑后,不愿干这又脏又累不见政绩的活。由于某些领导重视不够,措施不力,致使广大群众对环境治理靠大家的观念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导致了农民群众自觉参与环境治理的热情不增反减,这一现象应引起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

如何把惠及广大群众的好事办好,把农村环境整治的民生工程真正办到群众心坎上,突出整治环境脏乱差,彻底改善城乡环境面貌、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形成人人主动维护环境卫生的良好氛围?笔者通过参加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多次和农民朋友交谈,认为搞好农村环境整治,让群众直接参与很重要。因而,镇村干部不妨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清垃圾,如何清;关停污染养殖场,怎样关停;秸秆禁烧,咋样禁烧;这都需要我们基层干部多动脑、多考虑、多重视,不妨通过采取以村为单位召开群众大会和开广播会的形式,集思广益,让群众当家作主,积极宣传清洁工程的意义、内容和要求,倡导清洁、健康、文明的行为规范,让环境整治工作家喻户晓、入脑入心,形成人人自觉参与、主动参与,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养成环境卫生治理靠大家的良好习惯。

二是应突出群众主体地位。群众既是良好环境的享有者和受益者,也是“三线三边”暨农村环境整治的主体力量。因而,教育群众自觉参与,做环境整治的践行者;从自我做起,门前自扫,院内自治,不乱丢乱放、乱堆乱放、乱涂乱画、乱搭乱建、随意排放、随意燃火,努力创造干净、整洁的宜居环境。在实际操作中,还应坚持尊民意、集民智、聚民力、惠民生,突出群众主体地位,做到活动怎么搞,搞到什么程度都由群众说了算。既要强化干部引导,发挥部门作用,又要体现群众意愿,激发社会活力,依靠群众力量和自觉行动推动环境整治活动长久开展。

三是让广大群众监督评判。请广大群众做环境整治的监督员。农村清洁工程是一项为民服务的大工程,关系着现在,也关系着未来,造福子孙后代。因而,要让广大群众做环境整治的监督员。对破坏环境卫生、损毁公共设施的行为,巧于劝导、敢于制止,通过不同形式的劝导、监督,让讲文明、树新风、改陋习、爱清洁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

四是应建立长效保障机制。环境整治家家有责,清洁家园人人受益。为确保环境整治真正长期造福群众,各级政府和特别是环保部门应建立一套长效工作机制,避免整治一阵风。应积极探索建立文明风尚的导向机制、分片包干的领导机制、上下联动的责任机制、落实经费的保障机制、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等,着力建立完善相应的政策制度体系,真正形成“政府主导、干部服务、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工作推进保障体系,促使活动从突击整治向规范化、常态化管理转变,使活动成为凝聚共识、推进发展的过程,真正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关帝庙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