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文明网 | 安徽文明网 | 中国文明网

欢迎来到砀山文明网!

乡镇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乡镇动态
葛集镇:“一事一议”议出新村貌

2016-10-08

秋高气爽,硕果飘香。走进砀山县葛集镇白腊园村,一条条平坦的水泥路通向家家户户,村民们个个精神抖擞;错落有致的小楼一栋连着一栋,一群群结伴的学童欢快地嬉戏;农民文化广场的LED显示屏播放着节目歌舞,闲暇的村妇三五成群跳着健身舞蹈……这都是“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议出的农村新风貌。

 白腊园路平了

“以前,我们村子里全是泥巴路,晴天一身土,雨天半身泥,现在不一样了,国家有了好政策,家门前的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这样的好日子以前都不敢想啊。”看着平坦的水泥路通到家门口,白腊园村72岁的老党员翟永田感慨万千。白腊园村位于葛集镇北处,与江苏丰县沙河镇交界,虽然种植了油桃、苹果、银杏等树木,但唯一一条与外界相通的泥路到处坑坑洼洼,村民们优质的水果、木材运不出去,运输难、出行难成了该村的“拦路虎”。近年来,在砀山县“一事一议”项目组的重视下,白腊园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共修通5条约3500多米的平坦路、铺设1450米下水道、建设了2000平方米的农民文化广场。路修通后,白腊园村群众水果不但卖出了好价钱、银杏树卖到了全国各地,而且成为了皖北较大的银杏树交易市场和皖苏最大的油桃交易市场。

 土山村灯亮了

“黑灯瞎火”是土山村以前晚上的写照,由于没有路灯,每到晚上村民都要摸黑走路,既不方便又不安全。为解决这一老大难问题,村委会把亮化工程作为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向镇、县申报,很快得到批准,该项目财政奖补资金25万元。经过20多天的紧张施工,砀葛路至村委会2000米长的路段安装的50盏40w太阳能路灯正式投入使用,这种新型太阳能路灯与普通路灯不同,每盏路灯的上方都配置有一个光电板,只要有太阳照射,光电板就会把吸收的太阳能储藏到蓄电瓶里,并将其转化为电能。出门就是柏油路,夜间出行照“太阳”,这就是如今土山村的真实情景。与此同时村民们精神文化生活也更加丰富,在明亮的路灯下,村民有的干农活,有的散步、有的健身,乡村呈现出一派热闹、和谐的新景象。


蟠龙湖变美了

高寨村位于黄河故道北岸,因环绕4000余亩的蟠龙湖而小有名气,但长期以来,由于建房没有规划,环境卫生较差,虽然守着风水宝地,但依然是村民收入少,集体经济为“空壳”,鱼塘没有保护设施,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成为镇里的“焦点”。实施“一事一议”奖补政策以来,该镇将高寨村的硬化、美化、绿化定为工作重点,通过“一事一议”的资金补助,高寨村用2年的时间实现面貌大变样。3600米的水泥硬化道路,500多平方米的植树绿化,20多米的安全码头,4艘游船、快艇,让高寨村民拥有了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并吸引了周边省市的游客来畅游蟠龙湖度假,享受“皖北小江南”的旖旎风光。

“一事一议”民来议,“一事一议”民收益。三年来,该镇申请财政奖补资金667.4万元,群众自筹资金323.7万元,硬化水泥村道30844米,改造下水道3100米,安装路灯120盏,使108个村民小组4.3万多群众受益。尝到“一事一议”项目甜头的葛集镇村民们更是踊跃参与,在筹资筹劳的基础上,有的村民自发捐款,有的村民主动让田让地,有的村民从外省务工回来,积极参与。政策的支持,群众的参与,使群众议事、干事,参政、议政的热情和决心得到充分释放,民主意识和集体意识不断增强,干群关系得到了有效融洽。(戴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