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文明网 | 安徽文明网 | 中国文明网

欢迎来到砀山文明网!

创建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创建动态
美丽乡村建设:基层干部要有四种意识

2016-08-29

“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这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三大目标。建设美丽乡村,最终受益的是广大农村群众,主体也应该是农民群众。因而,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应该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想农民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这样才能干群一心,形成合力,开好建设美丽乡村的大帆船。

 据笔者下乡调研和采访中发现,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很多基层干部都遇到这样的困惑:现在的农民“不好缠”,你给他们搞规划、铺道路、修水利办好事,要是砍他几棵树、占他一点地,不赔钱就不让干。在和基层干部交谈中得知,镇、村干部对此也有一肚子委屈:累死累活给农民办好事,反而出力不讨好,有的不仅不领情,还发生了矛盾不值得。

 出力不讨好,着实委屈。但究其原因,还在于一些基层干部仍习惯于计划经济时期的大包大揽,习惯于从自己的意愿考虑问题,拍脑袋做事,而却忘了农民的感受。

 要知道,建设美丽乡村,需要广大干群共同参与,因而,乡村干部应走出思想和工作上的误区,树立好四种意识,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一是要有为民服务的意识。领导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美丽乡村建设关键在农村,作为 兵头将尾的乡村基层干部,生活在群众中间,上边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众多的事情都要他们着手办理。因而,从农民的利益出发,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这是决定工作成败的关键。

 二是要有农民主体意识。建设美丽乡村农民群众是主体。但鉴于不少干群思想和工作上还存在一些误区,认为美丽乡村建设就是拆旧房、盖洋房、铺好路等项目是国家和政府的事,上面给多少钱就办多少事,从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既然农民群众是主人,那就要广大干群消除等、靠、要的想法。况且,全靠国家投入和上级支持也是不切合实际的。因而,引导广大农民发扬自己动手,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国家惠民政策的帮扶下,依靠自己的双手合理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建设美丽家园尤为重要。

 三是要有真抓实干意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计划,有落实,有效果,美丽乡村建设更是如此。因而,美丽乡村建设既要从现在做起,又要从集体事情抓起。不妨按照总体规划,从比较容易的项目入手,从短时间就见成效的环节入手,从群众利益面最大的地方入手,具体抓、抓具体、促落实。

 四是要有长远意识。美丽乡村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建成的,因而,基层干部应克服求急图快的思想,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从实际和现有条件出发,因地制宜,既要看到美丽乡村建设的长期性,树立长远建设的思想,又要做到从现在做起,从具体事情抓起,既要提速,不要超速,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使乡村基层干部用勤劳的双手、聪明的智慧带领群众去改变农村面貌,建设美丽家园。(周效义)